這一年半以來 參與了骨傳麥克風的開發 覺得有很多有趣的地方 紀錄下來供將來參考
骨傳麥克風是拾取聲帶的振動來得到發話者的聲音訊號 不是透過空氣傳導 所以泛音結構和我們熟悉的聲音不同 它的優勢是機械降噪 發話者環境的噪音很難振動到骨傳麥克風 也就很難變成訊號 到接收者那端 這樣的特性可以用於通話設備 雖然現在AI降噪已經不是問題 但在一開始就阻絕噪音的情況下 抗躁當然更好
但骨傳麥克風的音色和空氣麥克風的音色不同 接收者可能會覺得不夠像發話者的聲音 在辨認上會有一點缺憾 另外 骨傳麥克風非常依賴擺放的位置 在身上各個部位的頻響特性差別很大 還要考慮振動的部分是否夠輕 能否貼合身體 以及矲幅的大小方向 對機構設計相當考驗
人的聽覺對於自己的聲音 來自於兩種輸入 一個是空氣傳導 一個是骨傳導 兩者在我們的聽神經上混音 到我們的腦裡 解讀成我們對自己的聲音 這個解讀是那麼根深蒂固 當某人錄下了自己的聲音再回播出來時 自己會覺得不像自己的聲音 只因為空氣傳導的聲音 沒有骨傳的那部分 這微小的差別讓自己認不出自己的聲音
用骨傳麥克風錄下的聲音更是如此 當回播時 也同樣會覺得不像自己的聲音